咏怀

昔我遭时康,颜色晞朝阳。 驰晖沦屏迹,短鬓奄蒙霜。 谁能握玄珠,弹掷沙砾场。 矫掌泛濛汜,顿辔翳扶桑。 三山鼓弱水,四百郁相望。 邂逅安期生,驾鲤叱鼍梁。 张乐聆钧天,陈醴吸玄浆。 临顾见侏儒,蚁垤方徊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晞(xī):干,干燥。“颜色晞朝阳”中意为沐浴在朝阳下。
  • :沦落。
  • 屏迹:避匿。
  • 奄(yǎn):忽然。
  • 玄珠:黑色的眼珠,这里比喻人的智慧。
  • 濛汜(sì):古代神话中所指日落之处。
  •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 翳(yì):遮蔽。
  •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传说日出于扶桑之下,拂其树杪(miǎo)而升,因谓为日出处。
  • :振动。
  • 弱水:古水名。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
  • 郁相望:众多的样子。
  • 安期生:传说中的神仙。
  • 鼍(tuó):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
  • 张乐:置乐,奏乐。
  •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 醴(lǐ):甜酒。
  • 玄浆:指美酒。
  • 垤(dié):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土。

翻译

从前我身处太平盛世,容颜如同沐浴在朝阳之中。时光飞逝,我沦落避世,短鬓忽然间已如蒙霜。谁能把握住智慧之珠,在这沙砾之场中施展才能。我张开手掌朝向日落之处,拉住缰绳遮住那扶桑之树。三山振动着弱水,四百座山峰连绵相望。偶然遇到安期生,他骑着鲤鱼喝斥着鼍龙,在桥梁上奔腾。奏起音乐好似在天帝之所,摆上美酒畅饮。回头看见那些侏儒,如同在蚂蚁窝上徘徊飞翔。

赏析

这首诗开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然后描述了自己如今的境遇,表达了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如濛汜、扶桑、安期生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奇幻氛围。作者通过对自己的处境和所见所闻的描写,抒发了心中的苦闷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通过对比,如自己的沦落与昔日的辉煌,以及自己与安期生的相遇和侏儒的形象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意境宏大,富有想象力,语言瑰丽,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