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龙训导二首

· 黎贞
云气从龙接九天,奎文遽隔紫微躔。 衣冠牢落三千路,诗礼从容五十年。 蘋藻有心严俎豆,箕裘得意富韦编。 伤心迢递招魂赋,处处青山有杜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奎文:指帝王的诗文书画。(奎:kuí)
  • :指天体的运行。(躔:chán)
  • 牢落:孤寂,无聊。
  • 诗礼:指《诗经》和《礼经》,此处泛指儒家经典。
  • 蘋藻:两种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 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 箕裘:比喻祖先的事业。
  • 韦编:古代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泛指古籍。

翻译

天上的云气随着龙连接到九天之上,帝王的诗文书画突然与紫微星座的运行隔绝。 衣衫帽子在三千路途上显得孤寂,五十年间在儒家经典的学习上从容不迫。 有心用蘋藻严格地进行祭祀,对祖先的事业感到满意并富有古代的典籍知识。 伤心地写着招魂赋遥相呼应,处处青山中都有杜鹃的啼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为挽龙训导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缅怀之情。诗的开头通过“云气从龙接九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高远神秘的氛围,然后“奎文遽隔紫微躔”则表达了对逝者文学才华和高贵身份的赞誉,以及对其离世的惋惜。接下来,“衣冠牢落三千路,诗礼从容五十年”描绘了逝者一生的孤寂与在儒家经典学习上的坚持和从容,体现了他的学识和品德。“蘋藻有心严俎豆,箕裘得意富韦编”进一步强调了逝者对祭祀的重视和对祖先事业的传承,以及他丰富的学识。最后,“伤心迢递招魂赋,处处青山有杜鹃”以伤心的笔调写招魂赋,杜鹃的啼叫声在青山中回荡,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的歌颂和悼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者的敬意。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