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钟举善游赣遂之汀州歌

· 刘崧
弹哀丝,喷双竹,四座佳人美如玉。 钟郎半醉起就别,杯行苦迟声转促。 高堂列筵当翠微,惜别更舞青萝衣。 云开日色酒中堕,风触歌尘梁上飞。 君行赣滩十八重,临眺可以登崆峒。 万山如浪压城郭,郁孤正瞰江流东。 两江盘盘石争长,东行入闽西入广。 盐花雪白荔子丹,天际船来海风响。 君家娟娟好弟兄,况有词翰齐清名。 出门相送一为别,感我无限幽居情。 山中香秫秋熟时,苦竹作笋池鱼肥。 我在南溪小楼上,调歌酦酒待君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丝(āi sī):指悲哀的弦乐声。
  • 双竹:一种乐器。
  • 翠微(cuì wēi):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赣滩(gàn tān):赣江中的险滩。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这里应该是借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 城郭(chéng guō):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泛指城市。
  • 郁孤:山名。
  • 词翰(cí hàn):诗文书画。
  • 秫(shú):高粱。
  • 酦(pō):酿酒。

翻译

弹奏起悲哀的弦乐,吹奏起双竹乐器,在座的四位佳人美丽如美玉。钟郎半醉起身就要离别,酒杯移动缓慢而离别之声变得急促。在高大的堂屋摆列筵席对着青翠的山峦,为惜别更是身着青萝衣起舞。云开之时阳光落入酒中,风触动歌声的尘灰在屋梁上飞扬。 你前往赣江的十八重险滩,登高眺望可以登上美景之地。群山如浪般压迫着城郭,郁孤山正俯瞰着向东流去的江水。两条江盘绕着,石头争相生长,向东流入福建,向西流入广东。盐花洁白如雪花,荔枝红如丹砂,天边驶来的船只,海风吹来声响。 你家兄弟美好出众,况且有诗文书画俱佳的美名。出门相送这一次分别,让我心中无限的隐居之情被触动。山中的香高粱在秋天成熟时,苦竹笋生长,池塘里的鱼肥美。我在南溪的小楼上,调配歌曲、酿造美酒等待你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描绘了送别钟举善去赣地和汀州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音乐、舞蹈、酒宴、景色以及友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哀丝和双竹的演奏,以及美如玉的佳人,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描述了钟郎半醉起身离别,酒杯移动缓慢,声音急促,表现出离别的匆忙和不舍。在高堂列筵对着翠微山,惜别时的舞蹈更增添了离别的感伤。云开日色酒中堕,风触歌尘梁上飞,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宴会场景的描写,烘托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忧愁的意境。 诗的中间部分描绘了友人前行的路线和沿途的景色,如赣滩的险、崆峒的美、万山如浪、江流东去、两江盘绕等,展现了旅途的艰险和景色的壮丽。同时提到友人的兄弟优秀,有诗文书画的美名,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 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山中香秫秋熟,苦竹作笋池鱼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美好,而调歌酦酒待君归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语言生动,通过对景色、情感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