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脊令(jǐ líng):即鹡鸰,一种水鸟。《诗经·小雅·常棣》中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的诗句,后世用脊令来比喻兄弟友爱。
- 吁嗟(yù jiē):表示感慨、叹息。
- 顽冥(wán míng):愚蠢无知。
- 王风:国家的风尚、道德。
- 常棣(dì):亦作“棠棣”,《诗经·小雅·常棣》篇,是歌唱兄弟友爱的诗。
- 尺布之谣:汉朝淮南厉王刘长被汉文帝以谋反罪流放,他在途中绝食而死。百姓作歌云:“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尺布之谣”为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翻译
石崖上的春天阴凉处覆盖着花和竹,两只鸟飞翔鸣叫着互相追逐。人生中兄弟之间的关系就像这样,没有谁比您描绘得最为精熟。哎呀,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危难之时应该相互感应,而不是愚蠢无知。国家的良好风尚已经远去,兄弟友爱的《常棣》之诗也被废弃,像“尺布之谣”那样兄弟不和的事情怎能听之任之呢。
赏析
这首诗以花竹下两只相逐的鸟为引,联想到人类兄弟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兄弟之间应该如诗中鸟儿般友爱互助,而不是如“尺布之谣”中那样不相容。诗中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社会风尚变迁的感慨。首句通过描绘石崖春阴下的花竹和飞鸟,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象。接着强调兄弟关系应如鸟般亲密,赞叹画家对这种关系的精熟描绘。后两句则从感慨人作为万物之灵,应懂得在危难时相互感应,到对国家风尚变化和兄弟不和现象的忧虑,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