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抱琴听泉图为萧翀赋
吁嗟乎空山抱余琴,以来归兮吾将以弹。山之洼兮石之端,我其听之兮以写猗兰。
按余徽兮作复止,风冷冷兮触宫徵。泉之流兮云中漱,鸣玉兮声淙淙,忽幽咽以下怆兮匪丝匪桐。
啼秋猿之袅袅兮,下南飞之双鸿。山中之人兮不可遇,余徘徊兮中路。
九嶷蔚兮隔烟雾,我思南风兮噫其迟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吁嗟(yù jiē):表示感慨、叹息。
- 猗兰:即《猗兰操》,相传为孔子所作,表达了贤者不逢时的慨叹。
- 徽:琴徽,系弦之绳。
- 宫徵(zhǐ):古代五音中的宫音和徵音。
- 漱(shù):洗涤。
- 淙淙(cóng cóng):流水的声音。
- 幽咽:形容声音低沉、微弱,有哽咽之感。
翻译
哎呀!在空寂的山中抱着我剩余的琴,带它归来啊我将要弹奏。在山的低洼处和石头的顶端,我倾听这琴声啊来表达《猗兰操》的情感。
按着琴弦啊弹起又停下,风声冷冷啊触动着宫音和徵音。泉水流淌啊在云中洗涤,美玉般的声音啊淙淙作响,忽然声音变得幽咽低沉让人悲伤啊,这不是丝弦也不是桐木所能发出的。
啼叫的秋猿声音袅袅啊,向南方飞去的两只鸿雁在下方。山中的人啊难以遇见,我在中途徘徊啊。
九嶷山高大啊隔着烟雾,我思念南风啊唉,只可惜已经到了迟暮之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抱琴听泉的画面,充满了一种孤寂、幽远的意境。诗中通过对空山、抱琴、听泉、秋猿、双鸿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深邃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迟暮之感的叹息。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