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屏岫幽居图为万砯赋
秋屏列岫之间,乃有万氏之圃,幽人之居。门前青柳日系马,池上紫菱时钓鱼。
前年尘起龙沙北,万氏林居总萧瑟。杨君好事惜奇胜,为写池亭寄秋色。
两松落落千尺长,高云不动江风凉。谁能低头事权势,便思濯足歌沧浪。
东南连年困兵革,人生安居那可得。向来华屋今谁在,忽忆旧游心惨恻。
君不闻王维别业孟城隅,亦有亭馆临欹湖。当时胜迹逐云往,至今传得辋川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岫(xiù):山穴,山洞;山峰。
- 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 濯足(zhuó zú):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 兵革:兵器和甲胄的总称,泛指战争。
- 欹湖(qī hú):湖名。
翻译
在秋天的山峰和层峦叠嶂之间,有万氏的园圃,隐者的居所。门前的青色柳树时常系着马,池上的紫色菱角成熟时可在此钓鱼。
前年沙尘在北方塞外之地扬起,万氏所居的树林园子都显得萧瑟。杨君喜好此事,珍惜这奇特胜景,为此描绘池亭以寄托秋色。
两棵松树高大挺拔,有千尺之长,高空中的云彩静止不动,江风凉爽。谁能低头去侍奉权势之人,就会想要洗去脚污,高歌《沧浪歌》以表明心志。
东南地区连年被战争所困扰,人们想要安稳地生活哪里能够得到。过去的豪华屋宇如今还有谁在居住,忽然回忆起过去的游玩时光,心中悲痛忧伤。
您没听说过王维的别业在孟城的角落,那里也有亭台馆舍临近欹湖。当时的胜景随着云彩飘走,至今流传下来的是辋川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万氏幽居的景色以及对世事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展示了万氏幽居的宁静与美好,门前柳系马,池上钓紫菱,充满了闲适的生活气息。然而,前年的战乱使得万氏林居变得萧瑟,与前文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忧思。诗中通过描写高大的松树和凉爽的江风,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同时强调了人们对权势的不屑和对自由的向往。接着,诗人感慨东南连年的兵革之患,使得人们难以获得安居的生活,进而引发对过去繁华不再的悲叹。最后,诗人以王维的别业为例,说明美好的事物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唯有留下的图卷能让人回忆往昔。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世事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易逝、繁华不再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