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巢云子
古有巢云子,构栖山木中。
淳贞既凋丧,土木穷人工。
一为侈心移,簪绂思华躬。
积宠乃倾危,瑶台成蒿蓬。
所以避世士,永希巢云翁。
浮云本无方,我居宁有终。
凌厉六合间,飘飘若冥鸿。
回视下土方,埃尘方濛濛。
青山几千仞,揽结甘所同。
安得往从之,邈焉仰高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巢云子:指隐居在山中,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人。
- 构栖:建造居住之所。
- 山木:山中的树木。
- 淳贞:淳朴忠贞。
- 凋丧:衰败,丧失。
- 土木:指大兴土木,建造宫室等。
- 穷人工:极力耗费人力。
- 侈心:放纵奢侈的念头。
- 簪绂(zān fú):古代官员的冠饰和印绶,借指显贵。
- 华躬:华贵的自身,指追求荣华富贵。
- 积宠:积聚的恩宠。
- 倾危:倾覆危险。
- 瑶台:美玉砌的楼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指华丽的宫殿。
- 蒿蓬:蓬蒿,杂草。
- 避世士:逃避世俗的人。
- 无方:没有固定的方向。
- 凌厉:意气昂扬,奋发向前。
- 六合:天地四方。
- 冥鸿:高飞的鸿雁。
- 下土方:大地。
- 埃尘:尘土。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合七尺或八尺。
- 揽结:采揽结交。
翻译
古代有巢云子,在山中的树木间构筑栖息之所。淳朴忠贞的风气已经衰败丧失,人们大肆兴建土木,极力耗费人力。一旦被放纵奢侈的念头所改变,就想着追求官职和荣华富贵,使自己变得显贵。过多的恩宠会导致倾覆危险,华丽的楼台也会变成杂草丛生之地。所以那些逃避世俗的人,永远希望像巢云翁一样。浮云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方向,我居住的地方岂能有终点。在天地四方之间意气昂扬地奋发向前,飘飘然如同高飞的鸿雁。回头看大地,尘土正茫茫一片。青山有几千仞高,愿意采揽结交,甘愿与它志同道合。怎样才能前往那里追随巢云子,远远地敬仰他的高尚品德呢。
赏析
这首诗以巢云子的生活方式为引,探讨了世俗的奢华与危险,以及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意义。诗的开头描述了巢云子在山木中构栖的情景,与后文人们的侈心和土木穷人工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淳朴忠贞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指出过度追求荣华富贵会带来倾危,而避世之士则向往像巢云翁那样的生活。诗中“浮云本无方,我居宁有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凌厉六合间,飘飘若冥鸿”则展现了一种奋发向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青山的喜爱和对巢云子高尚品德的敬仰,希望能够追随他的脚步。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赠别彭伯圻由兴国归赣郡长歌 》 —— [ 明 ] 刘崧
- 《 子彦弟相寻至山左复同至潭上观岩溜 》 —— [ 明 ] 刘崧
- 《 吕焕文挽诗 》 —— [ 明 ] 刘崧
- 《 题熊自得山水四景赤壁 》 —— [ 明 ] 刘崧
- 《 题李时小景二首 》 —— [ 明 ] 刘崧
- 《 入苍山下岩寻曾子实先辈故居遗迹往往有题刻存焉 》 —— [ 明 ] 刘崧
- 《 岁暮南归留别萧翀诸友 》 —— [ 明 ] 刘崧
- 《 赠海月相士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