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二月一日同仲弟子彦道士陈允宁游金华诸峰

· 刘崧
早抱林壑想,而多婴垢氛。 閒来武山下,高挹金华云。 层冈既龙蟠,断垄复瓜分。 一岭忽岧峣,千岩尽缤纷。 维时二月初,淑气澄氤氲。 江上日华动,空中仙语闻。 楼台映海色,泉石超人群。 风含青松响,雨蒸赤霞文。 抚我芳桂枝,兼把芙蓉裙。 愿从广成子,再拜浮丘君。 俯视尘浊区,扰扰蚋与蛟。 高风激六合,逝此杨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壑(hè):山谷。
  • :遭受。
  • 垢(gòu)氛:尘垢、污秽的气氛。
  • 挹(yì):舀,汲取,这里有迎取的意思。
  • 岧峣(tiáo yáo):山高峻的样子。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赤霞文:红色彩霞的纹理。

翻译

一直以来我都心怀对山林沟壑的向往,但却常常遭受世俗尘垢的困扰。 闲暇时来到武山下,高高地迎取金华山上的云朵。 层层山岗犹如龙盘卧,断开的田垄又似被分割。 一座山岭忽然高耸峻峭,众多的山岩尽显缤纷色彩。 当时正是二月初,温和的气息澄澈而浓郁,江上的阳光闪动,空中仿佛传来仙人的话语。 楼台映照着大海的景色,泉水山石超越了一般的人群。 风儿吹过,青松发出响声,雨水蒸腾,映出红色彩霞的纹理。 抚摸着芬芳的桂枝,同时撩起芙蓉裙。 我愿追随广成子,再次叩拜浮丘君。 低头俯视尘世的污浊之地,那里有纷扰的蚊虫和蛟龙。 高尚的风范激荡着天地四方,让这美好的品德消逝在此,扬播清正的芬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金华诸峰的所见所感。诗中先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然后详细描绘了金华诸峰的壮丽景色,如层冈如龙蟠、断垄似瓜分、山岭岧峣、千岩缤纷等,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奇。同时,诗中还描绘了二月初的和煦气息、江上的阳光、空中的仙语,以及楼台、泉石、风、雨等景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仙家的向往,希望能追随广成子、浮丘君,摆脱尘世的污浊。最后,诗人以高风激六合,逝此杨清芬结尾,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