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闻

· 刘崧
客谈所闻者,我亦闻所闻。 翕忽片言间,源委焉得分。 当时初闻时,心绪相纷纭。 汹如春江涛,汎若秋空云。 肝胆不自持,反复贻戚欣。 岂知无闻者,兀兀穷朝曛。 起揖谢上客,慎勿云所云。 我心久冥漠,无以置斧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翕忽(xī hū):疾速的样子。
  • 源委:事情的本末。
  • 纷纭:多而杂乱。
  • :水势翻腾汹涌,这里形容情绪强烈。
  • (fàn):同“泛”,漂浮。
  •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 (xūn):落日的余光,这里指黄昏。
  • 冥漠:空无所有,这里指心境空虚。

翻译

客人谈论他所听闻的事情,我也听到了他所说的。在极短的言语之间,事情的本末怎么能够分得清楚呢。当刚听到这些的时候,内心思绪杂乱纷繁。情绪强烈如春天江水的波涛,又飘忽像秋天天空的云彩。自己的肝胆都不能控制,反反复复地带来忧愁和喜悦。哪里知道那些没有听闻这些事情的人,用心劳苦地从早到晚度过。我起身向贵客行礼致谢,恳请他不要再说了。我的内心长久以来空虚无物,没有办法去承受这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听闻他人言论后的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复杂情感。诗中以“客谈所闻”引发诗人的种种思绪,如春江涛般汹涌、秋空云般飘忽的情绪,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不平静。而后通过与“无闻者”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听闻所带来的困扰。最后,诗人表示自己的内心早已空虚,无法再承受更多的纷扰,希望能摆脱这些。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