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季文游皖潜兼寄刘明府
海曲多名流,艺苑各驰骛。
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
五岳慕奇观,三都等作赋。
华发渐盈颠,名山恒杖屦。
驾言复西游,皖潜有佳趣。
巍巍天柱间,山谷旧游处。
胜迹属吾家,千古如旦暮。
此地得神君,口碑方载路。
挟刺何所投,依刘实倾注。
岩穴普声施,青云藉攀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曲:海边。注音:(海曲:hǎi qū)
- 驰骛(chí wù):奔走,奔腾。
- 仆仆:形容旅途劳累的样子。
- 汪汪:形容人的容止宽弘,这里指黄生的气质不凡。
- 叔度:汉代黄宪,字叔度,以德行著称。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三都:指古代的三个著名都城,也可以指左思的《三都赋》。
- 盈颠:满头。
- 杖屦(zhàng jù):手杖和鞋子,这里指游历。
- 皖潜:皖,指安徽。潜,即潜山,位于安徽境内。
- 天柱:天柱山,位于安徽安庆市潜山市西部。
- 口碑:指众人口头的颂扬。
- 载路:满路。
- 挟刺:怀揣名帖。
- 依刘:依附、投靠有声望的人。
翻译
海边有许多著名的人士,在文艺领域各自奔腾追逐。疲惫奔波的一个黄生,气质不凡像叔度一样。他对五岳的奇观心生向往,有如同作《三都赋》般的才华。头发渐渐变白,却常常拄着杖穿着鞋游历名山。他说要再次向西行,安徽的潜山有美好的趣味。在雄伟的天柱山之间,那是他过去游历过的山谷之处。那里的胜景属于我家,千百年都如同朝夕般迅速流过。这个地方有贤明的官员,众人的颂扬之声满路都是。他怀揣名帖不知投向何处,全身心地投靠依附刘明府。在山岩洞穴中普遍施行善政,借此希望能攀附上青云之路。
赏析
这首诗是卢龙云为黄季文出游皖潜并寄给刘明府而作。诗的开头描绘了海边的众多名流在艺苑中追逐的情景,引出了主人公黄季文。通过对黄季文的描写,如“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表现出他的奔波劳累和不凡气质。接着讲述了黄季文对五岳奇观的向往和他的才华,以及他对名山的热爱。诗中提到黄季文要去皖潜,那里有雄伟的天柱山和他曾经的足迹,同时也强调了该地的胜景和刘明府的贤明,黄季文希望能依附于刘明府。整首诗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色的描绘,还表达了一种期望和寄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