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将军招集镇南楼赋赠二首将军曾有事东粤兹移镇楚

忆君授钺向东行,谈笑曾销渤海兵。 两粤风尘兼节制,五溪荒服待旄旌。 龙城久幸无蜂扰,麟阁还期有骏声。 圣世莫嫌虚抱武,且将休养答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钺(yuè):古代兵器,形状像斧,用于刑罚、杀戮等。
  • 两粤:古地名,指南越与东越的合称,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
  • 风尘:比喻战乱或纷扰的社会状况。
  • 节制:指挥管辖。
  •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四川交界处。
  • 旄旌(máo jīng):用牦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饰的旗。
  • 龙城:这里可能指边疆的要塞或军事要地。
  • 麟阁:汉代阁名,供奉功臣,这里指朝廷表彰功臣的地方。

翻译

回忆您被授予兵权向东行进,在谈笑之间就消灭了渤海的敌军。 您在两粤之地身负指挥管辖之责,要去那五溪的荒蛮之地展示您的旗帜。 在龙城长久以来幸运地没有受到蜂拥般的侵扰,期望您在麟阁之上还能留下骏马般的名声。 在这圣明之世不要嫌弃空有武力,暂且用休养生息来报答这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首先回忆了金将军曾经在东边的功绩,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战绩。接着描述了他即将前往两粤和五溪地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展现了诗人对将军的信任和期待。诗中提到龙城的安宁,以及对将军在朝廷上能留下美名的期望,体现了对和平与荣誉的向往。最后强调在盛世中,武力并非无用,而应该通过休养来维护和平,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繁荣的祝愿。整首诗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有力,通过对将军的赞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