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虚楼鼓琴

潇湘逸响水云流,雁阵惊回明月楼。 偶然登眺呜幽兴,翻为丝桐搅别愁。 良夜有情应不寐,征途无主为谁留。 何年得遂初衣赋,归卧深山鹿豕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潇湘:代指湖南一带,这里泛指美好的景色。潇(xiāo)湘(xiāng)
  • 逸响:指悠扬的声音。
  • 水云流:形容景色如水流云动般变幻。
  • 雁阵:成列而飞的雁群。
  • 明月楼:洒满月光的楼阁。
  • 登眺:登高远望。
  • :表达,抒发。
  • 幽兴:幽雅的兴致。
  • 丝桐:指琴。古代多用桐木制作琴身,用丝作弦,故以丝桐代指琴。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征途:远行的路途。
  • 无主:没有主人,这里指没有目标或归属。
  • 初衣赋:表示辞官归隐的愿望。
  • 鹿豕(shǐ)游:比喻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翻译

在那美好景色之处,水声云影流动,悠扬的声响传来,雁群受到惊吓,飞离洒满月光的楼阁。偶然登高远望,抒发内心的幽雅兴致,却反而被琴音搅起了离别之愁。美好的夜晚让人有情韵故而难以入眠,这远行的路途没有方向,不知为谁而停留。不知哪一年才能实现辞官归隐的愿望,回归山林,像鹿和猪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荡。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鼓琴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美好景色中引发的种种情感。诗的首联通过描绘潇湘的美景和惊飞的雁阵,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颔联中,诗人本想借登高抒发幽兴,却因琴音触动了离愁别绪,这种情感的转折使诗歌更具层次感。颈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美好的夜晚让人思绪万千,而征途的迷茫更增添了一份孤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纷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自由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象升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善射,有将略。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累迁右参政兼副使,又进按察使,严于治军,屡次击退进入畿辅之农民军。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与陈奇瑜连破汉南一带的农民军。八年,受命总理江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寻加督山西、陕西军务,赐尚方剑,与总督洪承畴合力围攻中原农民军。九年,清兵由喜峰口入关。象升奉诏入卫,而清兵已去。十一年,清兵再入关,受命督天下兵,而所部实不满二万,又受杨嗣昌、高起潜掣肘,孤军苦战,十二月,在巨鹿蒿水桥兵败阵亡。南明弘光谥忠烈,清谥忠肃。有《忠肃集》。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