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慕图诗十四韵

· 卢宁
先民垂大训,孝思当永言。 叔世人心讹,此道犹歌传。 君子崇令德,至性能独全。 披图见君心,爱慕宜终天。 恨不及禄养,涕泪挥松泉。 趋庭失音问,入室怜杯棬。 仲由列鼎悲,君心所同然。 缅怀劬劳恩,废彼蓼莪篇。 我昔闻大孝,所赖有后贤。 厥考爰堂构,丹雘畴勤勌。 羡君善继述,显扬光于前。 奏绩被恩命,龙翰飞云笺。 宰木发华滋,遂路生苍烟。 锡类刑家邦,庶几慰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叔世:(shū shì)犹末世,衰乱的时代。
  • :(é)错误,谬误,这里指人心不古,道德沦丧。
  • 令德:美好的品德。
  • 终天:终身,常用于形容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 禄养:以俸禄养亲。
  • 松泉:指山林间的泉水,常用来象征清幽的环境。
  • 趋庭:指子承父教。
  • 音问:音讯,书信。
  • 杯棬:(quān)古代一种用木条编成的杯子,借指思念亡亲。
  • 仲由列鼎悲: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他曾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为父母提供丰盛的饮食是一种悲哀。这里用来表达对未能尽孝的遗憾。
  • 劬劳:(qú láo)劳累,劳苦,特指父母养育子女的辛劳。
  • 蓼莪:(lù é)《诗经·小雅》中的篇名,是一首悼念父母的诗。
  • 后贤:后世的贤人。
  • 厥考:他的父亲。
  • :(yuán)于是。
  • 堂构:比喻继承祖先的遗业。
  • 丹雘:(dān huò)红色涂料,这里指装饰房屋。
  • :(chóu)谁。
  • :(juàn)古同“倦”,疲倦。
  • 继述:继承遵循。
  • 龙翰:指帝王的文章或书法。
  • 云笺:有云状花纹的纸。
  • 宰木:墓地的树木。
  • 华滋:枝叶繁茂。
  • 锡类:以善施及众人。

翻译

先代的人流传下伟大的教诲,对父母的孝思应当永远铭记并言说。在这衰乱的时代,人心不古,但孝道仍在世间传唱。君子崇尚美好的品德,能将至善的本性完全展现。展开这画卷能看到您的心意,这种爱慕之情应当终身不变。遗憾自己没能以俸禄供养父母,泪水洒落在山林间的泉水旁。未能承欢于父亲膝下,也得不到父亲的音信,进入室内看到那象征思念亡亲的杯棬,心中悲痛。仲由因为没能让父母享受到丰盛的饮食而悲伤,您的心情也是同样的。缅怀父母养育的辛劳恩情,废弃那首悼念父母的《蓼莪》诗篇(表示悲痛至极,不忍心再读)。我曾经听闻真正的大孝,关键在于有后世的贤人。他的父亲于是建造房屋,不辞辛劳地进行装饰。羡慕您善于继承先人的事业,使其在人前得以显扬光大。您的功绩得到了恩赐的任命,帝王的文书如同飞云般的纸笺。墓地的树木生长得繁茂,道路旁升腾起苍茫的烟雾。将善德施及家族和邦国,或许能慰藉百年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孝道为主题,表达了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孝道的推崇。诗中先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即使在人心不古的时代,孝道仍应被传承。接着通过描绘主人公对未能尽孝的遗憾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了孝道的内涵。然后提到了前人的功绩和后人的继承,强调了家族传承的意义。最后,诗中描述了主人公的功绩得到认可,以及对家族和邦国的积极影响,体现了孝道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还在于对社会的积极贡献。整首诗语言古朴,情感真挚,寓意深远,通过对孝道的阐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尊重长辈的价值观。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