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春风入户燕初飞,柳色方舒花欲辉。 紫陌游人催晓骑,翠楼小妇裁春衣。 夫婿此时轻远别,挥手魂销心百结。 吴刀出匣佩秋霜,宛马连钱嘶汗血。 行行却道赴金河,杖策相看意气多。 三军羽骑欢传箭,六郡良家喜荷戈。 去时娇鸟鸣春早,此日凄风凋塞草。 拟清瀚海博侯封,不怨玉关羁人老。 陇头孤月照连营,想见征夫夜勒兵。 入梦似闻出塞曲,断肠偏送捣衣声。 沙边鸣雁翩翩起,日日思君几千里。 归来应及纪凌烟,丈夫有志报天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陌:指京城郊外的道路。“陌”(mò)
  • 吴刀:古代吴地所造的刀,以锋利著称。
  • 秋霜:此处比喻吴刀的锋利。
  • 宛马:古代西域大宛所产的名马。
  • 连钱:马身上的斑纹像连贯的铜钱。
  • 金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荷戈:扛着兵器,指参军。
  • 瀚海:原本指北方的大湖,后来也指戈壁、沙漠等。
  • 纪凌烟:功劳铭刻在凌烟阁上,凌烟阁是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高阁。

翻译

春风吹进家门,燕子开始飞翔,柳树刚舒展开枝条,花儿即将绽放光彩。京城郊外的道路上,游人们催促着清晨出发的坐骑,翠楼中的少妇们裁剪着春天的衣裳。 丈夫此时轻易地远行离别,挥手告别时,妻子心中愁苦万分,心绪郁结。精良的吴刀从刀鞘中抽出,佩带着如秋霜般的寒光,西域的宛马身上斑纹如连钱,嘶鸣着,汗水如血般流淌。 一行行人说着要赶赴边远的金河地区,手持马鞭,相互对望,意气风发。军队中的骑兵们欢快地传递着箭,六郡的良家子弟们高兴地扛着兵器。 离去的时候,娇美的鸟儿在早春时节鸣叫,今日却只有凄冷的风摧残着边塞的枯草。想要在沙漠中征战以求获得封侯之封,不抱怨在玉门关驻守使人变老。 陇头的孤月照耀着连绵的军营,想象着出征的丈夫在夜晚操练士兵。进入梦乡似乎听到了出塞的曲调,令人断肠的偏偏是传来的捣衣声。 沙边的鸣雁成群地飞起,每天每夜思念着远行千里的夫君。归来时应该能够将功绩铭刻在凌烟阁上,大丈夫有志向要报答天子。

赏析

这首《燕歌行》描绘了丈夫出征的情景以及妻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战士们的意气和志向。 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烘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紧接着就写到了丈夫的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紫陌游人催晓骑,翠楼小妇裁春衣”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京城中的热闹,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 “夫婿此时轻远别,挥手魂销心百结”生动地表现了妻子的痛苦和不舍。而描写丈夫出征的部分,如“吴刀出匣佩秋霜,宛马连钱嘶汗血。行行却道赴金河,杖策相看意气多”,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姿和豪情。 后面的诗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妻子的思念之苦,如“去时娇鸟鸣春早,此日凄风凋塞草”“入梦似闻出塞曲,断肠偏送捣衣声”,通过对比和烘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最后,“归来应及纪凌烟,丈夫有志报天子”则表达了战士们的报国之志和对功成名就的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将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报国之志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