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舟次(zhōu cì):行船途中,船上。
- 羊何: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友人羊璿之、何长瑜的并称,这里借指诗友。
- 子夜歌:乐府曲名,属吴声歌曲。《宋书·乐志》记载:“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太守之太元十五年(390),可证子夜歌至少产生在东晋以前。现存晋、宋、齐三代歌词四十二首,多写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多用双关隐语。
- 炎蒸:暑热熏蒸。
- 赤日:红日;烈日。
- 青萝:一种攀生在石崖、松柏或墙上的植物。
- 山阳笛:向秀经过嵇康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因作《思旧赋》。后遂以“山阳笛”为怀念故友的典实。
翻译
回忆往昔,我乘船经过此地,在酒樽前与诗友畅谈吟咏。好几次在清冷的秋月下从梦中惊醒,不知在何处才能再次听到那子夜歌。在遥远的道路上,暑热熏蒸,让人担忧那红日的炙烤,孤村里,云石边,藤蔓青萝四处蔓延。那怀念故友的山阳笛声在耳边,更是增添了我的伤感之情,我怀着无尽的离愁别绪,面对着这碧绿的水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怀旧之作,通过描绘过去在此地的经历和现在的感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感伤。
首联“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诗人回忆起曾经乘船经过此地,与友人饮酒畅谈的情景,以“羊何”借指诗友,表现出当时的愉快和惬意。
颔联“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诗人多次在秋夜梦中醒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不知何处能再听到子夜歌的遗憾。
颈联“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环境的荒凉,炎热的天气和孤独的村庄,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尾联“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用“山阳笛”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故友的思念和离愁,面对碧绿的水波,心中的情感无法释怀。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卢龙云的其他作品
- 《 萱芝齐茂图为周生寿其外祖母 》 —— [ 明 ] 卢龙云
- 《 丁比部招同诸旧僚赏署中花适以公阻赋谢二首 》 —— [ 明 ] 卢龙云
- 《 冬日冶城晚眺分韵得支麻字二首 》 —— [ 明 ] 卢龙云
- 《 由云阳登陆途中杂咏五首 》 —— [ 明 ] 卢龙云
- 《 和金陵怀古六首吴 》 —— [ 明 ] 卢龙云
- 《 门有车马客为郭学宪作 》 —— [ 明 ] 卢龙云
- 《 送车一中归罗浮二首 》 —— [ 明 ] 卢龙云
- 《 辰沅道中五首 》 —— [ 明 ] 卢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