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普济(pǔ jì):普遍救济,广泛地帮助。
- 慈宗:佛教中,指慈悲的宗旨。
- 广利:广泛地利益众生。
- 芝崖:长满灵芝的山崖。
- 彤穴:红色的洞穴。
- 媞(tí):美好,安详。
- 翚(huī):飞翔的意思,这里指飞翔的鸟儿。
- 玉鹓(yuán):传说中的鸟名,常用来比喻高贵的人或事物。
- 灵曜:灵验的光辉。
- 金宫:指辉煌的宫殿。
- 宝陀:佛教语,可能指佛教圣地或某些与佛教相关的事物。
- 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因其曲折似篆文而得名。
翻译
那普济众生、慈悲为宗旨的广大利门,灵芝生长的山崖和红色的洞穴依然受到尊崇。水波中心的水藻间,优美的青鲤游动着;云彩背面,如珠玉般光彩的鸟儿飞翔停歇。灵验的光辉在辉煌的宫殿中流转着日月之光,宝陀之地的香篆从早到晚地飘着。想起齐梁时期的兴亡之事,不禁感慨万千,夜晚的雨洒在寒山上,愁苦的猿猴在哀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兴国灵山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普济慈宗的广利门以及芝崖彤穴,展现出灵山的神秘与庄严。接下来,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波心的水藻和青鲤,云背的珠翚和玉鹓,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和灵动。然后,诗中提到灵曜金宫流日月和宝陀香篆自朝昏,进一步强调了灵山的神圣和宁静。最后,诗人联想到齐梁的兴亡之事,借夜雨寒山和愁唳猿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感慨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