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支公:即支遁,字道林,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这里是借指诗中与作者相聚的众人有高雅的情趣。
- 作社:指结社。
- 散木:原指无用之木,后多喻无用之人或事物。此处指恬静闲适的生活环境和状态。
- 剩水:指剩余的水,这里指水景美好,水流曲折,有缠绵不尽之态。
- 牖(yǒu):窗户。
- 漪(yī):水波纹。
- 药圃:种植药材的园圃。
- 丹经:讲述炼丹术的经书。
- 柴桑:古县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这里代指陶渊明,他是浔阳柴桑人,后人常用“柴桑”借指隐士的居所或归田的处所。
- 短褐(hè):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
翻译
我们如同支遁一同结社,这恬静闲适的园子仿佛自有其名。水景美好鱼儿分别成群,归来的云彩和鸟儿似乎在等候着园门。 亭子周围的水波映照着药圃,从屋子的窗户可以望见那如桃花源般的美景。近来在为丹经作注解,如同陶渊明一般,身着粗布短衣在此存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外祖养拙楼中与诸位从舅相聚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高雅闲适、充满自然之趣的氛围。诗中用“支公同作社”来形容众人的高雅情趣,“散木自名园”则表现出园子的恬静闲适。“剩水鱼分族,归云鸟候门”通过对水景和鸟儿的描写,展现出园子中的生机与和谐。“亭漪涵药圃,屋牖睹花源”进一步描绘了园子中的美景,亭子的水波映照着药圃,从窗户能看到如桃花源般的景色,给人以美好的想象。最后“近向丹经注,柴桑短褐存”则表达了一种追求淡泊、回归自然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自然景色与人物的心境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