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赵仁甫秋日见怀

公馀一榻为南州,乘兴谁堪并子猷。 混迹久甘牛马应,神交偏忆凤鸾俦。 栖迟尔傍山中社,摇落余怜海上秋。 试问东篱餐菊后,几人邀月共登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馀(gōng yú):办公之余。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子猷(yóu):王徽之的字,东晋名士,生性爱竹。
  • 混迹:指杂身其间。
  • 牛马应:像牛马一样听从使唤,指忙于事务。
  • 神交:精神上的交往。
  • 凤鸾俦(chóu):比喻美好的伴侣或朋友。
  • 栖迟:游息,居住。
  • 摇落:凋残,零落。

翻译

在办公的闲暇之余,这一张床榻好似让我身处南方,趁着兴致,谁能够比得上像子猷那样的人呢?长久地杂身于忙碌事务之中,甘愿如牛马般应承,而在精神交往中,偏偏怀念如凤鸾般美好的伴侣。在山中的社庙旁游息居住的你,我很是羡慕,而我为这海上秋天的凋零景象感到怜惜。试问在东篱采菊品尝之后,有多少人会邀请明月一同登上高楼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赵仁甫秋日思念的回应。诗的首联通过“公馀一榻”表达出作者在繁忙公务后的片刻闲适,同时以“乘兴谁堪并子猷”来表达对自由洒脱的向往。颔联中“混迹久甘牛马应”体现了作者对忙碌生活的无奈,而“神交偏忆凤鸾俦”则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怀念。颈联通过对友人在山中社庙旁的栖迟生活的描述,以及自己对海上秋景凋零的感受,形成对比,凸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尾联“试问东篱餐菊后,几人邀月共登楼”,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作者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展现出来。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