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士以诗文见寄赋答二首

乡里衣冠后,如君岂乏贤。 文雄推赤帜,官冷尚青毡。 飘泊同羁旅,赓酬少接联。 上林将赋猎,紫陌听莺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衣冠:指缙绅、士大夫。
  • :杰出、出众。
  • 赤帜:红旗,比喻引领的地位。
  • :冷落,清冷。
  • 青毡:指清寒贫困者或清寒的生活。(“毡”,读音:zhān)
  • 飘泊:比喻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 羁旅:长久寄居他乡。
  • 赓酬:指以诗歌与人相赠答。(“赓”,读音:gēng)
  • 上林:古宫苑名,泛指帝王的园囿。
  • 赋猎:创作描写狩猎的作品。
  • 紫陌:指京城郊野的道路。
  • 莺迁:指登第,或为升擢、迁居的颂词。

翻译

在我们的家乡中,士大夫众多,像您这样的贤才又怎会缺少呢。您的文章杰出,堪称引领者,然而您的官职清冷,生活清寒。我们都如同长久寄居他乡之人,四处漂泊,相互赠答的诗歌也较少。帝王的园囿将要举行狩猎活动,京城郊野的道路上能听到黄莺欢悦,似乎在祝贺人们的升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刘博士的回应之作。诗中首先赞扬了刘博士的才学和品德,认为他是家乡的贤才,但其官职却较为清冷。接着,表达了自己和刘博士都有漂泊羁旅的经历,以及相互交流较少的遗憾。最后,通过描写上林苑的赋猎和紫陌上黄莺的欢鸣,暗示了对美好前景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含蓄,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理解,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