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游山人初春在吴门见怀三首

春烟染绿渐盈条,莺语花容次第娇。 客里风尘淹日月,天涯书札问渔樵。 一官自笑头颅改,双阙长悬道路遥。 十八年来虚梦想,还如汉节未归朝。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莺语:黄莺的啼鸣声。喻指女子婉转悦耳的语声。
  • 花容: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容貌。
  • :滞留;久留。
  • 书札:书信。
  • 渔樵:打鱼砍柴,这里泛指普通百姓。
  • (quē):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这里借指朝廷。

翻译

春天的烟雾将绿树渐渐染得更加茂盛,黄莺啼鸣,花朵娇艳,依次展现着美丽。在他乡奔波,岁月长久地被消磨,身处天涯,只能通过书信询问普通百姓的情况。做这一个小官,自己只能苦笑头颅都已改变,朝廷所在的地方遥远,那高高的宫殿就如同悬在路途远处。十八年来,都只是空有梦想,就如同那出使的汉使,未能回归朝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的景象以及诗人在他乡为官的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春烟”“绿条”“莺语”“花容”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初春的生机勃勃和美好,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在他乡为官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客里风尘淹日月”写出了羁旅之苦和岁月的蹉跎。“天涯书札问渔樵”则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普通百姓生活的思念与关注。“一官自笑头颅改,双阙长悬道路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官职的自嘲和对朝廷的遥远之感,透露出一种不得志的情绪。最后两句“十八年来虚梦想,还如汉节未归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多年来的梦想未能实现,如同出使未归的汉使,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将诗人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