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 仙槎(chá):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这里借指船只。
- 作吏:指担任官职。
- 上国:京城。
- 西京: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称西汉为西京。此处泛指京城。
- 菁莪(jīng é):《诗·小雅》中《菁菁者莪》篇名的简称,此诗为乐育人才之诗,后因以“菁莪”指育材。
- 宁:难道。
- 惭:羞愧。
- 两生:指汉初的叔孙通和鲁地的儒生。此处指读书人。
- 石渠:汉代阁名。西汉皇帝收藏图书的地方。
- 交泰:指天地之气和祥,万物通泰。
- 弼(bì):辅佐。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翻译
在江左地区,众多英才齐聚一堂,董崇相博士乘坐的船只在南浦准备壮行远去赴任。他曾在地方为官,如今从风尘中回归京城,凭借其文学造诣在京城享有盛名。他像培育众多人才的《菁菁者莪》所描述的那样,施行教育,在礼乐方面,难道会比不上鲁国的那些儒生吗?皇帝下诏让他先到石渠阁讨论《易经》,希望他能很好地陈述天地交泰、辅助圣明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卢龙云为送董崇相博士赴任南雍而作。诗的首联描绘了江左地区群英荟萃,董博士即将远行的场景,表现出对他的期望和祝福。颔联叙述了董博士的为官经历和文学成就,强调他的才华和能力。颈联以“菁莪载育”形容他的教育之功,以“礼乐宁惭鲁两生”赞扬他在礼乐方面的素养。尾联提到皇帝的诏令,让他到石渠阁论《易》,并期望他能辅佐圣明,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典雅,用典恰当,表达了对董崇相博士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工作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国家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