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郊居并答仲升

旧辟郊亭称地主,别来花雨几阴晴。 自缘旅泊悲龙剑,长忆仙流咽凤笙。 下走马牛迹尚混,故山猿鹤怨难平。 何时秉烛西园会,得句池头月五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泊:指长久寄居他乡。“泊”读作“bó”。
  • 龙剑:古人以龙剑象征志向和抱负。
  • 仙流:指神仙般的人物或仙人之流。
  • 咽(yè):在这里有呜咽、幽咽的意思,指声音低沉而悲哀。
  • 凤笙:一种乐器,笙的美称。

翻译

以前开辟城郊的亭子时,我称得上是那里的主人,分别之后,花开花落,经历了多少个阴晴天气。只因长久寄居他乡,为自己的志向抱负未能实现而悲伤,常常回忆起那些如同仙人般的人物吹奏凤笙的情景。下方的大地上,马牛的足迹还混杂在一起,故乡的山和那里的猿猴、仙鹤的哀怨难以平息。什么时候能够手持蜡烛,在西园相聚,在池头寻得诗句,直到五更天月亮西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在郊外居住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诗的首联通过回忆曾经作为郊亭地主的经历,以及花雨阴晴的自然景象,引发对过去的怀念。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在羁旅漂泊中的悲伤情绪,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颈联通过描写大地的景象和故乡的生灵,烘托出一种哀怨不平的氛围。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聚、共同吟诗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