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中丞陈公二首

结庐将傍白云隈,莫记尘游岁屡回。 谁为阳城更下考,祗应彭泽赋归来。 山中猿鹤休多怨,沙上凫鸥岂浪猜。 三径久荒违二仲,清尊花下拟重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 (yáng):指唐代官员阳城,他因廉洁正直而闻名。
  • 下考:指官员考核中的下等评定。
  • (zhī):只。
  •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

翻译

打算在白云环绕的山弯旁建造房屋,不要记得尘世中的游历岁月多次往复。谁会给阳城做出更低的考核评定呢,只应像彭泽县令陶渊明那样辞官归来。山中的猿猴和仙鹤不要有太多埋怨,沙滩上的水鸟也不要随意猜疑。很久没有打理那隐士所居的庭院,也很久没有与两位好友相聚了,准备在鲜花下摆上美酒,重新开启欢聚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首联点明想要在白云深处建屋,暗示远离尘世的想法。颔联通过阳城和陶渊明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愿在官场中忍受不公正的评价,而希望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颈联则是对山中生物的一种安慰,说它们不必有怨和猜疑,实际也是在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坚定态度。尾联提到久未打理的庭院和许久未见的好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新相聚的期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中美好人情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含蓄,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在官场与隐居之间的内心挣扎和最终的选择。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