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归庄图

· 黎贞
富贵不苟得,贫贱亦自荣。 俯仰群化中,澹泊乃其情。 生理随分足,去就一毛轻。 结庐虎溪侧,南山当前楹。 采采东篱菊,灿灿黄金英。 折之既盈把,有酒一时倾。 陶然太古意,妙契夷齐清。 焉知尘世上,奔竞日营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富贵:指有钱有地位。
  • 苟得:指不当得而得。
  • 贫贱:穷困又地位低下。
  • 自荣:自己感到荣耀。
  • 俯仰:一俯一仰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 群化:万物的变化。
  • 澹泊:也作“淡泊”,指不追逐名利。(“澹”读音:dàn)
  • 生理:生活、生计。
  • 随分:依据本性,安分守己。
  • 去就:离去或接近,指对官位的取舍。
  • 一毛轻:像一根羽毛一样轻,形容不在乎。
  • 结庐:建造房屋。
  • 虎溪:这里指隐居之地。
  •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超凡脱俗的情趣。
  • 采采:茂盛的样子。
  • 黄金英:黄色的菊花像金黄的花朵。
  • 陶然:快乐的样子。
  • 太古意:指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心境。
  • 妙契:奇妙的契合。
  • 夷齐:伯夷和叔齐的并称,他们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两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是古代高洁守节的典范。
  • 营营:形容为了功名利禄奔走钻营。

翻译

富贵不是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贫贱时也能自己感到荣耀。在短暂的万物变化中,不追逐名利才是他的性情。生活所需依据自己的本性满足就好,对官位的取舍看得像一根羽毛那样轻。在虎溪旁建造房屋,南山正对着堂前的柱子。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茂盛的菊花,那黄色的菊花灿烂如金黄的花朵。折下一大把菊花,有酒的时候就一下子倒出来畅饮。快乐地体会着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心境,奇妙地契合了伯夷和叔齐的高洁清正。怎能知道在这尘世上,人们为了功名利禄每天奔走钻营。

赏析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归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诗中首先强调了不贪求富贵,在贫贱中也能保持自尊的价值观。接着描述了陶渊明顺应自然、满足于简单生活的情景,以及他对官场的淡泊态度。然后通过描绘他在东篱采菊、饮酒陶然的画面,展现了他的闲适与自在。最后,诗人将尘世中人们的奔竞营营与陶渊明的高洁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了主题。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有哲理,表达了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的批判。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