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途中自寿

· 黎贞
千山腊雪消,大地春风起。 游子家岭南,修程在万里。 行行逼岁除,诞日随春至。 江山感旧游,花柳迎新喜。 朋侪管鲍知,款款交情备。 岂不慰我怀,蓼莪感同气。 辜此罔极恩,向风泪如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雪:腊月的雪。(“腊”读音:là)
  • 修程:长途。
  • 岁除:年终,一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
  • 管鲍: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的并称,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以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 款款:诚恳,忠实。
  • 蓼莪(liǎo é):《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
  • 罔极恩:指父母养育之恩无穷无尽。
  • :丝的头。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头绪,又指心情、思想等。

翻译

千山的腊月积雪已渐渐消融,大地迎来了春风的吹拂。 我这个游子的家在岭南,还有万里的长途要赶。 一路前行,逼近年终,生日也随着春天一同到来。 面对江山,感慨着旧时的游历,看到花柳,心中欢喜地迎接新的景象。 朋友之间如管仲和鲍叔牙般相知,情谊深厚且真挚。 这怎能不使我心怀慰藉呢,然而想到《蓼莪》中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便感同身受。 辜负了父母那无穷无尽的养育之恩,迎着风,泪水如丝般不断流淌。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冰雪消融、春风吹拂的景象,烘托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作为游子,离家万里,在岁末仍在赶路,流露出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生日随着春天到来,本该是喜庆的事,但诗人在看到江山美景、迎接新喜的同时,又因想起《蓼莪》中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而深感愧疚,不禁泪如泉涌。诗中既有对美好春光的欣赏,又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父母恩情的愧疚与思念,情感真挚,层次丰富。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将春天的美好与自己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使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黎贞

明广东新会人,字彦晦,号陶陶生、秫坡。元末从孙蕡学。为人坦荡不羁,以诗酒自放。洪武初,署本县训导。坐事戍辽东。时孙蕡亦戍辽东,坐蓝玉党被杀,为敛葬之。历十八年,放还。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览》。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