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萧国录八月十一夜对月有怀之作

· 刘崧
林塘澹清华,庭宇豁虚朗。 露井波澄辉,风林叶交响。 高言倡令德,孤吟振遐想。 亭亭江上月,肃肃云雁往。 美人浩前期,令节延远望。 池鱼既堪纶,旨酒亦可酿。 永怀契天游,庶以会心赏。 宇宙本达观,如何较铢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 豁(huò):开阔。
  • 澄(chéng)辉:清光。
  • 倡(chàng):宣扬。
  • 令德:美德。
  •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 肃肃:疾速的样子。
  • 纶(lún):钓鱼用的线。这里指钓鱼。
  • 旨酒:美酒。

翻译

树林和池塘恬静而清丽,庭院房屋开阔而明朗。 露天的水井水波泛着清光,风吹树林叶片相互交织作响。 高声宣扬美好的品德,独自吟咏引发悠远的想象。 高高耸立在江上的明月,云朵中快速飞过的大雁。 美人有着美好的前程,美好的节日让人望向远方。 池塘中的鱼儿既可以用来钓鱼,美酒也可以开始酿造。 永远心怀契合自然的遨游之心,希望能够用心领会其中的美好。 宇宙本来就是豁达乐观的,何必去计较微小的得失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明朗的秋夜景象,通过对林塘、庭宇、露井、风林、明月、云雁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中既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宣扬和对悠远想象的追求,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认为宇宙是豁达乐观的,人们不应过于计较得失,应怀着一颗契合自然的心去感受和领会生活中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