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延平太守沈君景明之任
五马何刺史,天曹照延平。
因君履贤地,令我思齐生。
毫釐千里辨,终古有馀情。
为我拜其墓,因之扣天灵。
天灵自不远,参前或倚衡。
之子怀明德,煌煌曜福星。
以兹照民隐,三载治功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因太守出行时乘坐五匹马拉的车。
- 天曹:指天上的官署,比喻朝廷或高级官署。
- 履贤地:指到贤人曾经居住或活动的地方。
- 毫釐千里辨:比喻极细微的差别可能导致极大的不同。
- 参前或倚衡:指在重要位置或关键时刻。
- 之子:这个人,指沈景明。
- 煌煌:明亮耀眼的样子。
- 曜福星:比喻带来好运和福气。
- 民隐:民众的疾苦。
翻译
五匹马象征着刺史的尊贵,天上的官署照耀着延平。 因为你将踏足贤人之地,让我想起了齐国的贤士。 细微的差别能导致千里之遥,自古以来就充满了情感。 请替我拜祭他的墓地,借此机会向天灵祈求。 天灵自然不会远离,它就在我们面前或关键之处。 这个人怀有明德,光芒四射如同福星。 用这样的光辉照亮民众的疾苦,三年治理必将功成。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赠给即将上任的延平太守沈景明的,表达了对沈景明的期望和祝福。诗中,“五马”和“天曹”象征着沈景明的尊贵和重要性,而“履贤地”则表达了对沈景明能够继承和发扬贤人遗风的期望。通过“毫釐千里辨”和“参前或倚衡”等词句,诗人强调了细微之处的重要性,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对治理成果的影响。最后,诗人以“煌煌曜福星”和“以兹照民隐”来祝愿沈景明能够以其明德和光辉照亮民众,实现治理的成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沈景明的赞美和期待。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德州吟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曾秋官梧之南畿审刑 》 —— [ 明 ] 湛若水
- 《 戊子三月二日取道毗陵同梁壶山携葛涧周卫诸生游张公洞遂憩茂潭别院 》 —— [ 明 ] 湛若水
- 《 访庐山白鹿洞 》 —— [ 明 ] 湛若水
- 《 周厚山中丞家鹤产双雏是称瑞鹤为赋此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前此九月间费翰林瀛洲会限五字同音之韵予时方行至江北近阅诸作紫岩公欲予追和之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大司徒王舆浦先生三载考绩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寿少师费健翁六十八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