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倪考功迁任少参之两浙

伯氏乘骢騋,从我游金台。 红尘白日翳,易水悲风回。 爱弟青云器,新参紫薇治。 到家奏埙篪,歌啸致予意。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氏:对兄长的尊称。
  • 乘骢騋:骑着青白色的马。骢(cōng),青白色的马。騋(lái),古代指高七尺的马。
  • 金台:指京城。
  • 红尘:繁华热闹的地方,也指人世间的纷扰。
  • 白日翳:白日被云雾遮蔽。翳(yì),遮蔽。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西部。
  • 青云器:比喻有远大前程和才能的人。
  • 紫薇治:指担任高级官职。紫薇,古代官署名,代指高级官职。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埙(xūn),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篪(chí),一种竹制的吹奏乐器。这里指奏乐。

翻译

兄长骑着青白色的马,随我一同游历京城。 繁华的都市在白日下被云雾遮蔽,我们沿着易水河畔,感受着悲凉的风回旋。 我深爱的弟弟,你是有着远大前程的人才,新近被任命为高级官员,治理两浙。 当你回到家中,奏起埙篪之乐,歌声和笑语传达了你对我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赠给即将赴任两浙的弟弟的,表达了对弟弟的赞美和祝福。诗中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与易水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弟弟的出类拔萃。后两句以家中的乐声和笑语,温馨地表达了兄弟间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