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沈氏二母双寿

沈生情事久未伸,衷曲区区难向人。 襁褓命者麟台君,守斋仲父为后昆。 本生离怀未离乳,所后鞠之应甚仁。 一母生之一母成,爱根天性俱天经。 王母孀居七十零,手和熊胆学业精。 帝推所自锡恩荣,表与令尹为式矜。 许母劬劳裂肺腑,生男不获食男报。 但知祖命为尊严,不谓终惭矍相圃。 只今垂垂八十龄,私恩耿耿负中抱。 秋春之杪双萱秀,寿盏斑衣随左右。 三月花光照寿筵,三秋寿域花更妍。 二母欢心一子尽,移治移忠皆性分。 当今圣明重孝理,两宫并寿因心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衷曲区区难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向人倾诉。 襁褓命者麟台君:在婴儿时期就被指定为麟台君(古代官职)的继承人。 守斋仲父为后昆:守斋的叔父(仲父)作为后代的榜样。 本生离怀未离乳:亲生母亲虽然离开了,但孩子还未断奶。 所后鞠之应甚仁:被后来的养母抚养,应该非常仁慈。 一母生之一母成:一个母亲生下他,另一个母亲养育他成人。 爱根天性俱天经:爱的根源和天性都是自然的法则。 王母孀居七十零:王母(祖母)守寡生活了七十多年。 手和熊胆学业精:亲手调和熊胆(一种药材),学业精进。 帝推所自锡恩荣:皇帝因为她的功德而赐予恩荣。 表与令尹为式矜:与地方长官一起作为榜样受到尊敬。 许母劬劳裂肺腑:许母辛勤劳作,心力交瘁。 生男不获食男报:生了儿子却没有得到儿子的回报。 但知祖命为尊严:只知道尊重祖父的命令。 不谓终惭矍相圃:没想到最终感到羞愧于相圃(地名)。 只今垂垂八十龄:如今已经八十高龄。 私恩耿耿负中抱:个人恩情深重,内心抱负未了。 秋春之杪双萱秀:春秋之末,两位母亲如萱草般秀美。 寿盏斑衣随左右:寿宴上,穿着斑斓的衣服陪伴在左右。 三月花光照寿筵:三月花开,花光照耀着寿宴。 三秋寿域花更妍:三秋时节,寿域的花更加艳丽。 二母欢心一子尽:两位母亲因为一个儿子而感到欢心。 移治移忠皆性分:治理和忠诚都是天性使然。 当今圣明重孝理:当今圣明的君主重视孝道。 两宫并寿因心起:两位母亲的长寿是因为内心的孝道而起。

翻译

沈生的情感长久以来未能得到释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向人倾诉。他在婴儿时期就被指定为麟台君的继承人,守斋的叔父作为后代的榜样。亲生母亲虽然离开了,但孩子还未断奶,被后来的养母抚养,应该非常仁慈。一个母亲生下他,另一个母亲养育他成人,爱的根源和天性都是自然的法则。王母守寡生活了七十多年,亲手调和熊胆,学业精进。皇帝因为她的功德而赐予恩荣,与地方长官一起作为榜样受到尊敬。许母辛勤劳作,心力交瘁,生了儿子却没有得到儿子的回报。只知道尊重祖父的命令,没想到最终感到羞愧于相圃。如今已经八十高龄,个人恩情深重,内心抱负未了。春秋之末,两位母亲如萱草般秀美,寿宴上,穿着斑斓的衣服陪伴在左右。三月花开,花光照耀着寿宴,三秋时节,寿域的花更加艳丽。两位母亲因为一个儿子而感到欢心,治理和忠诚都是天性使然。当今圣明的君主重视孝道,两位母亲的长寿是因为内心的孝道而起。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描绘了沈生与两位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品德。诗中通过对沈生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养母的感激。同时,通过对王母和许母的描述,赞美了她们的勤劳、坚韧和无私。诗的结尾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以此来祝福两位母亲的长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对母爱和孝道的深刻颂扬。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