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仲冬三日奉命同大司空章朴庵如西山诸处查看风水因得胜游诗以纪之
恭命历形胜,因兹恣玄览。
仲冬草木落,山色逾古淡。
似我无情游,不爱春芳艳。
天青画幅阔,湖净开一鉴。
遵曲得真源,寻岩履崎巘。
超绝金山巅,寥廓一全瞰。
天山逼斗极,帝座尊而俨。
吾君古尧舜,所务在宽简。
礼乐重留神,制作虑宵旴。
梵宿闻晨钟,悄然动归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寅:指庚寅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大司空:古代官职名,主管工程、水利等事务。
- 章朴庵:人名,可能是诗人的同僚或朋友。
- 风水:古代指山水地理环境对人的吉凶影响。
- 恣玄览:恣意地观察深奥的事物。
- 逾:更加。
- 古淡:古朴淡雅。
- 春芳艳:春天的花朵艳丽。
- 天青:天空晴朗。
- 湖净开一鉴:湖水清澈如镜。
- 遵曲:沿着弯曲的路。
- 真源:真正的源头或本质。
- 寻岩履崎巘:寻找岩石,踏过险峻的山路。
- 超绝:超越寻常。
- 金山巅:金山的顶峰。
- 寥廓:空旷辽阔。
- 斗极:北斗星和北极星,这里指天际。
- 帝座:皇帝的宝座,比喻天子的地位。
- 宽简:宽大简朴。
-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制作虑宵旴:制作考虑到了深夜。
- 梵宿:僧人的住所。
- 晨钟:清晨的钟声。
- 归念:归家的念头。
翻译
在庚寅年的仲冬三日,我奉命与大司空章朴庵一同前往西山各处查看风水,因此得以享受这次胜景之游,我写下了这首诗来记录这次经历。
我恭敬地接受命令,去观察那些形胜之地,因此得以恣意地观察深奥的事物。仲冬时节,草木凋零,山色显得更加古朴淡雅。就像我这种无情的游人,不爱春天的花朵艳丽。天空晴朗,画幅显得格外开阔,湖水清澈如镜。我沿着弯曲的路找到了真正的源头,寻找岩石,踏过险峻的山路。我超越了金山的顶峰,从高处一览无余地俯瞰整个空旷辽阔的景象。天山直逼北斗星和北极星,皇帝的地位显得尊贵而庄严。我们的君主如同古代的尧舜,他所关注的是宽大简朴的政策。他重视礼仪和音乐,对于制作考虑到了深夜。在僧人的住所听到清晨的钟声,我不禁动了归家的念头。
赏析
这首作品记录了诗人在仲冬时节与同僚一同前往西山查看风水的经历,通过描绘山色的古淡、湖水的清澈以及山巅的辽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诗中“天山逼斗极,帝座尊而俨”一句,既描绘了天际的壮阔,又隐喻了皇帝的尊贵地位,体现了诗人对君主的敬仰。结尾的“梵宿闻晨钟,悄然动归念”则透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增添了诗作的情感深度。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沉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扇寄邹东廓司成 》 —— [ 明 ] 湛若水
- 《 游南岳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月朔至今六日渺无来耗作歌迟之二章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波罗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丁未七月二日云路七父老携酒过予水帘洞共语甚适 》 —— [ 明 ] 湛若水
- 《 赠谢生显归祁门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于刘子所见白鹿山人蔡君诗戏作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张少司成子阳之南雍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