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浔州别驾陈一之

浔州壬癸吾旧游,大藤峡贼窥城头。 忆昔韩公霹雳手,断藤大藤今无有。 于今此辈交市货,骄子饱暖虎则饿。 明公别驾展骥足,此辈应须窜林麓。 从来感格在信恩,潢池赤子皆王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浔州: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
  • 壬癸:古代用来纪年的天干之一,这里指某年。
  • 大藤峡贼:指当时在浔州一带活动的盗贼。
  • 韩公霹雳手: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曾任浔州刺史,以严厉手段治理地方。
  • 断藤大藤:指韩愈治理时,断绝了盗贼的势力。
  • 交市货:指盗贼与外界进行交易。
  • 骄子:指盗贼。
  • 饱暖虎则饿:比喻盗贼生活安逸,而百姓生活困苦。
  • 别驾: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陈一之。
  • 展骥足:比喻施展才能。
  • 窜林麓:指盗贼逃窜到山林中。
  • 感格:感动。
  • 信恩:指皇帝的恩典。
  • 潢池赤子:指平民百姓。

翻译

我曾游历过浔州,那是壬癸年间,大藤峡的盗贼窥视着城头。 记得当年韩愈以雷霆手段治理,断绝了盗贼的势力,如今已不复存在。 现在这些盗贼与外界交易,生活安逸,而百姓却生活困苦。 明公陈一之,你的才能将如骏马般施展,这些盗贼应该会被迫逃窜到山林之中。 自古以来,感动人心在于皇帝的恩典,平民百姓都是王室的子民。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浔州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韩愈治理浔州的赞美,表达了对陈一之的期望。诗中,“大藤峡贼”与“断藤大藤”形成对比,突出了韩愈的功绩。后文则通过对盗贼与百姓生活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同时寄望于陈一之能够改善这一状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