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烟霞后洞新泉得七石榻
有客晨叩门,劝我浚新泉。
适当连雨天,工暇土脉匀。
发石玉已喷,除壤榻自陈。
布列象斗极,可以坐七贤。
尹公几中尊,次左湛子焉。
邓子居右方,方君左临渊。
甘也接邓膝,南上秩有伦。
馀二若有待,不备惟其人。
清如此泉者,来居无厚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浚(jùn):疏通,挖深。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榻(tà):床。
- 斗极:北斗星和北极星,这里比喻为星空的布局。
- 尹公:人名,可能是一位尊贵的人物。
- 湛子:人名,即诗人自己。
- 邓子: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方君: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甘也: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翻译
早晨有客人敲门,劝我疏通新泉。 恰好是连续下雨的日子,工人们闲暇,土壤湿润均匀。 挖掘石头,泉水如玉般喷涌,除去泥土,石床自然显现。 石床排列如同北斗星的布局,可以坐下七位贤人。 尹公坐在中间尊位,左边是湛子我。 邓子坐在右方,方君左边靠近水边。 甘也紧挨着邓子的膝盖,南边座位有序排列。 剩下的两个位置似乎有所等待,不全是因为人未齐。 像这样清澈的泉水,来此居住的人不会有厚颜无耻之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诗人湛若水在朋友建议下疏通新泉,并发现七块石榻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泉水疏通后的美景,以及石榻的布局和坐席的安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诗的结尾以泉水的清澈比喻居住者的品德,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守书院道士赵竹坡壁 》 —— [ 明 ] 湛若水
- 《 大同春吟己丑作四首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汤九山还古冈 》 —— [ 明 ] 湛若水
- 《 候官黄孝子兰坡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嘉善寺住持僧大智画 》 —— [ 明 ] 湛若水
- 《 刘郎莲峰子求予书予援笔漫兴飘然于东海之滨矣 》 —— [ 明 ] 湛若水
- 《 临清吟 》 —— [ 明 ] 湛若水
- 《 为汪节夫尚和题德馨堂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