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管城:指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这里借指书院的管理者。
- 食肉:指享受富贵生活。
- 东坡: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这里借指书院的文化氛围。
- 去竹存坡:去掉竹子,保留东坡的文化氛围。
- 奈俗何:对世俗的无奈。
- 师徒:指书院中的师生。
- 藉甚:非常,极其。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书院中的优秀学生或文化成果。
- 绕院过:环绕书院。
翻译
书院的管理者像管仲一样享受着富贵生活,却巧妙地保留了东坡的文化氛围,去掉竹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师徒们在书院中非常显赫,书院周围种植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和文化成果,环绕着书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书院管理者的富贵生活和书院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书院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去竹存坡”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既表达了去掉竹子的意思,又暗示了保留东坡文化的重要性。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书院师生的显赫和书院周围的文化成果,展现了书院文化的繁荣景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书院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别同年陈省斋司寇还朝 》 —— [ 明 ] 湛若水
- 《 望九华 》 —— [ 明 ] 湛若水
- 《 仁和李掌教白夫求予赠言白夫尝编燕享乐谱一帙见示故终篇以音乐言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姚侍御奉命之湖广清戎 》 —— [ 明 ] 湛若水
- 《 古邕州忽见故人龚谦之赠之归潮阳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峄山感怀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
- 《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元日次韵潘黄门奉怀朝会诸公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