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李掌教白夫求予赠言白夫尝编燕享乐谱一帙见示故终篇以音乐言
白夫广文杰,访我黄金台。
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
音乐缺已久,闻此喜且疑。
未理金石奏,八音安可裁。
声本起于无,谁解穷往来。
鱼马诚异类,感应何神哉。
乃知太和气,不谢嶰谷材。
圣人假物用,八风谁能回。
此可悟神理,当与西山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雅颂:指古代的雅乐和颂乐,是宫廷和宗庙中使用的音乐。
- 釐(xī):治理,整理。
- 清吹:指清雅的音乐。
- 八音:古代中国音乐理论中的八种基本音色,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 嶰谷:传说中的山谷,产竹,古代用来制作乐器。
- 假物用:利用外物。
- 八风:古代指八方之风,也比喻各种影响人心的因素。
翻译
白夫广文杰,访问我于黄金台。 他苦心研究管乐律,整理雅颂使之清雅。 音乐缺失已久,听闻此消息我既喜又疑。 尚未整理金石之奏,八音如何能裁决。 声音本起于无,谁能穷究其往来。 鱼与马诚然是异类,感应却何其神奇。 由此可知太和之气,不逊于嶰谷之材。 圣人利用外物,八风谁能逆转。 这可以领悟神理,当与西山相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赞赏。诗中,“白夫广文杰”指的是一位精通音乐的学者,他访问作者并展示了自己整理的雅颂乐谱。作者对音乐的缺失感到遗憾,但对白夫的努力表示赞赏和期待。诗中提到的“八音”和“太和气”体现了作者对音乐和谐之美的追求,以及对音乐能够感化人心、调和万物的能力的认可。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