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州儒学新建青云楼雅诗

高楼何嶙峋,淩空抉青云。 云间摘明月,海底见朝昕。 试问谁栋宇,广德涂使君。 嗟尔青云子,洒落来凭栏。 见云不见空,变态倏如神。 何以倏如神,是神无长存。 无存还大空,如我心清真。 肤寸起天末,神尧亦放勋。 放勋与清真,可以有无言。 人看云眼青,我见云漠然。 白衣与苍狗,一体相化迁。 立谈取卿相,如平步云烟。 楼外不属楼,天上还有天。 舜禹有天下,所以不与焉。 立己如己高,何以齐泰巅。 以无常观常,常莫为之先。 履危若平地,悠然见参前。 寄语青云子,登楼如是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嶙峋 (lín xún):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 淩空 (líng kōng):高高地挂在空中。
  • (jué):摘取。
  • (xīn):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
  • (jiē):叹词,表示感叹。
  • (shū):迅速,忽然。
  • 肤寸 (fū cùn):古代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比喻极小的空间。
  • 放勋 (fàng xūn):放,放任;勋,功勋。这里指尧的功勋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 漠然 (mò rán):形容态度冷淡,不关心。
  • 苍狗 (cāng gǒu):比喻变化无常。
  • 化迁 (huà qiān):变化迁移。
  • 立谈 (lì tán):站着谈话,比喻时间短暂。
  • 不属 (bù shǔ):不属于。
  • 舜禹 (shùn yǔ):中国古代的两位贤君。
  • 不与 (bù yǔ):不参与。
  • 泰巅 (tài diān):泰山之巅,比喻极高的地位。
  • 无常 (wú cháng):变化不定。
  • 履危 (lǚ wēi):行走于危险之地。
  • 参前 (cān qián):参见前文,指回顾过去。

翻译

高楼多么突兀重叠,高高挂在空中摘取青云。在云间摘取明月,从海底见到朝阳初升。试问是谁建造了这楼宇,是广德的涂使君。哎,青云之子,洒脱地来此凭栏。只见云不见空,变幻迅速如神。为何变幻如神,因为神无永恒。无永恒归于大空,如我心般清澈真挚。从极小的空间起始,神尧的功勋也自由自在。自由自在与清澈真挚,可以用有无来表达。人们看云时眼中闪着青光,我看云时却漠然。白衣与苍狗,一体相互变化迁移。站着谈话间取得卿相之位,如平步云烟。楼外不属于楼,天上还有天。舜禹拥有天下,却不参与其中。立己如己高,如何与泰山之巅相比。以无常观常,常不为之先。行走于危险之地如平地,悠然回顾过去。寄语青云之子,登楼应有如此观。

赏析

这首诗以高楼和青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高楼”和“青云”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精神追求的隐喻。诗人通过对高楼的描绘,展现了对高远理想的向往;而青云的变化无常,则反映了人生境遇的多变和无常。诗人的心境从对青云的漠然,到对无常的洞察,再到对常道的坚持,层层递进,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挚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