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发广城如江门谒墓晓望西樵怀旧卜之地途中有作
伐鼓以宵征,寥寥进所如。
夕挂穗城帆,旦梦黄云墟。
畏途发戒心,志在故欢愉。
迢递遵回岸,逍遥度广渚。
秋波漾溪毛,晓云映燬规。
悠然见远巘,一鸟入丛株。
西樵招隐地,未可先吾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伐鼓:敲鼓。
- 宵征:夜行。
- 寥寥:稀少。
- 穗城:广州的别称。
- 黄云墟:黄云,指夕阳下的云彩;墟,村落。
- 畏途:艰险可怕的道路。
- 迢递:遥远。
- 广渚:宽阔的水边。
- 漾溪毛:溪水波光粼粼。
- 燬规:燬,毁坏;规,圆规,这里指圆形的物体。
- 巘:山峰。
- 招隐地:隐居的地方。
翻译
夜晚敲鼓启程,稀疏的行人前往目的地。 傍晚挂起帆布离开广州,早晨梦见夕阳下的村落。 面对艰险的道路心生戒备,心中所想是旧时的欢乐。 沿着遥远曲折的河岸前行,逍遥地渡过宽阔的水边。 秋天的波光在溪水上闪烁,早晨的云彩映照着毁坏的圆形物体。 悠然间望见远处的山峰,一只鸟飞入丛林之中。 西樵山是隐居的好地方,但我不能先于我的老师去那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夜晚出发,清晨到达的旅途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旧时欢乐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秋波漾溪毛,晓云映燬规”等句,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深沉的情感。结尾提到“西樵招隐地,未可先吾师”,则体现了诗人对师长的尊敬和对隐逸生活的慎重态度。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宋有台中丞抚蜀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诏西苑陪祀谷祇坛舟渡西太液而归因览诸胜次韵张亭溪学士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壮蒋叔英冒夜偕周自正谢振卿登飞云顶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秋官卢君星野之京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再赠李朝芳还潮阳兼简薛竹居连珠吟 》 —— [ 明 ] 湛若水
- 《 临归与吴介夫话旧 》 —— [ 明 ] 湛若水
- 《 山邻钟隐君 》 —— [ 明 ] 湛若水
- 《 晓枕偶拈二首送陈生舜夫鸣球归诏安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