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 曾棨
重宣恩诏向穷边,蕃落依稀似昔年。 酋长拜迎张绣幌,羌姬歌舞散金钱。 葡萄夜醉氍毹月,騕袅晨嘶苜蓿烟。 百宝嵌刀珠饰靶,部人知是汉张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蕃落:指边疆的少数民族部落。
  • 酋长:部落的首领。
  • 绣幌:华丽的帐幕。
  • 羌姬:羌族的女子。
  • 散金钱:撒钱以示庆祝。
  • 葡萄夜醉:夜晚饮酒作乐。
  • 氍毹(qú shū):一种毛织的地毯。
  • 騕袅(yǎo niǎo):马的别称。
  • 苜蓿(mù xu):一种牧草。
  • 百宝嵌刀:刀上镶嵌着各种宝石。
  • 珠饰靶:靶子上装饰着珍珠。
  • 张骞:汉代著名的使节,曾出使西域。

翻译

再次宣读皇帝的恩诏前往边远的西域,那里的部落景象依稀如往昔。部落首领恭敬地迎接,帐幕华丽,羌族女子载歌载舞,撒下金钱庆祝。夜晚,人们在月光下饮酒作乐,踩着毛织地毯;清晨,马儿在苜蓿草的烟雾中嘶鸣。宝刀上镶嵌着各种宝石,靶子上装饰着珍珠,部落的人们知道这是汉代的张骞再次到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使节重访西域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和异域风情。诗中“酋长拜迎张绣幌,羌姬歌舞散金钱”生动地描绘了当地人的迎接场面,而“葡萄夜醉氍毹月,騕袅晨嘶苜蓿烟”则传达了夜晚的欢愉和清晨的宁静。结尾以张骞的典故,暗示了使节的尊贵身份和历史的深远影响。

曾棨

曾棨

明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与同年进士二十八人读书文渊阁。善书法,工文章。与修《永乐大典》,进少詹事。馆阁中自解缙、胡广以后,诸大制作,多出其手。卒谥襄敏。有《西墅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