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山口奉送孝穆太后仝葬茂陵

金山直北启玄堂,黯淡风云曙色凉。 翠辇忽扶双凤出,祎衣还从六龙翔。 姜嫄祀举坤仪重,妫汭波均庆泽长。 孝穆大名知不朽,万年哀册庙中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山口:地名,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
  • 奉送:恭敬地送行。
  • 孝穆太后:明朝明孝宗的皇后,谥号孝穆。
  • 仝葬:合葬。
  • 茂陵:明孝宗的陵墓,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
  • 玄堂:指陵墓的墓室。
  • 黯淡:形容天色昏暗。
  • 翠辇:装饰华丽的车辆,常用来指代皇家的车驾。
  • 祎衣:古代皇后所穿的礼服。
  • 六龙:指天子的车驾,因车驾有六匹马,故称六龙。
  • 姜嫄:古代传说中周朝始祖后稷的母亲,这里用来比喻孝穆太后。
  • 坤仪:指皇后的地位和仪态。
  • 妫汭: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这里用来比喻皇后的德行。
  • 庆泽:指皇后的恩泽。
  • 哀册:指记载皇后事迹的册子,这里指孝穆太后的哀册。
  • 庙中藏:指哀册被珍藏在宗庙中。

翻译

在金山口北面,开启了孝穆太后的陵墓,天空昏暗,风云变幻,清晨的凉意透彻心扉。 华丽的皇家车驾突然出现,载着太后如同凤凰一般,她的礼服随着天子的车驾如六龙般飞翔。 如同姜嫄祭祀时那般庄重,皇后的地位和仪态被重视,她的德行如同妫汭的水波,恩泽绵长。 孝穆太后的名声将永垂不朽,她的哀册将被珍藏在宗庙之中,万古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孝穆太后合葬茂陵的庄严场景,通过“金山口”、“玄堂”、“翠辇”、“祎衣”等词汇,展现了皇家葬礼的隆重与肃穆。诗中“黯淡风云曙色凉”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皇家的哀思。后文通过对“姜嫄”、“坤仪”、“妫汭”等典故的运用,赞美了孝穆太后的德行与地位。结尾的“孝穆大名知不朽,万年哀册庙中藏”则强调了太后名声的不朽与哀册的珍贵,表达了对孝穆太后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