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七旬方起试笔作字适世贤有诗见慰依韵奉酬

独卧空房思有馀,茂陵憔悴旧相如。 病来自觉逢迎倦,客至从嗔礼法疏。 风约黄尘凝砚沼,雨催青草上阶除。 读君诗罢还成句,枣笔藤笺试手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卧病:生病卧床。
  • 七旬:七十天。
  • 试笔:尝试写字。
  • 世贤: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依韵: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
  • 奉酬:回赠诗作。
  • 茂陵:地名,这里指司马相如,因其墓在茂陵。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逢迎:迎接,接待。
  • 从嗔:即使生气。
  • 礼法疏:礼仪疏忽。
  • 风约黄尘:风吹起的黄色尘土。
  • 砚沼:砚台中的水。
  • 阶除:台阶。
  • 枣笔:用枣木制成的笔。
  • 藤笺:用藤条制成的纸。

翻译

独自卧病在空房中,思绪万千,如同憔悴的司马相如。 生病后更觉接待来客的疲倦,即使客人因此生气,我也顾不上礼仪了。 风吹起的黄尘凝结在砚台中,雨水催促青草长上了台阶。 读完世贤的诗后,我也试着用枣木笔和藤纸初试身手,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病后的孤寂与无奈,通过自我比喻为憔悴的司马相如,表达了对病痛的深切感受。诗中“风约黄尘凝砚沼,雨催青草上阶除”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病中的心境相结合,展现了病中对外界的敏感与细腻。结尾的“枣笔藤笺试手初”则透露出作者在病愈后尝试恢复创作的喜悦与期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