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右顺天门奉雍王殿下讲读及侍书三日赐宴有作
帝子英标仅八龄,书堂新启傍彤庭。
分张彩笔看题字,指点牙签与授经。
侍史换香占昼漏,贵人传敕赐春醽。
非才滥窃隆师礼,数墨寻行愧典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子:皇帝的儿子,这里指雍王。
- 英标:英俊出众的样子。
- 八龄:八岁。
- 书堂:书房。
- 彤庭:红色的庭院,这里指皇宫。
- 彩笔:五彩的笔,这里指用来题字的笔。
- 牙签:用象牙制成的签牌,用来标记书籍的页码。
- 授经:传授经书。
- 侍史:侍从的史官。
- 昼漏:白天的漏刻,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
- 贵人:这里指皇帝或皇后。
- 春醽(líng):春天的美酒。
- 非才: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
- 数墨:计算墨水,这里指读书写字。
- 寻行:寻找行文,这里指研究文字。
- 典刑:典范,榜样。
翻译
皇帝的儿子雍王,年仅八岁,英俊出众,新书房紧邻着红色的皇宫庭院。我分到五彩的笔,看着他题字,指点着象牙签牌,传授他经书。侍从的史官在换香时占卜白天的漏刻,皇帝或皇后传来命令,赐予春天的美酒。我自谦没有才能,却滥竽充数地接受了隆重的师礼,对于读书写字,我感到惭愧,因为我不是典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程敏政在皇宫中为年幼的雍王讲读经书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皇宫的庄严与雍王的聪颖。诗中“帝子英标仅八龄”一句,既赞美了雍王的早慧,又暗示了其未来的非凡。后文通过对书堂环境、讲读过程的描述,以及对赐宴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皇家教育的尊重和对自身职责的谦逊。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皇家的文雅,又体现了作者的谦和与责任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祁州上已与范嘉龙御史舟中小酌 》 —— [ 明 ] 程敏政
- 《 慰李世贤学士丧子 》 —— [ 明 ] 程敏政
- 《 题碧桃翠竹便面赠妹婿赵瑛千户 》 —— [ 明 ] 程敏政
- 《 大坂行一首奉挽汪隐君夫妇并赠其子佥宪希颜 》 —— [ 明 ] 程敏政
- 《 张廷芳李若虚二宪副及江廷诸宪佥约游西湖左时翊大参后至得联句十首时成化癸夘三月三日也 》 —— [ 明 ] 程敏政
- 《 病中夜试新茶简二弟戏用建除体 》 —— [ 明 ] 程敏政
- 《 九桥书舍为京学教授莆田陈君叙畴作 》 —— [ 明 ] 程敏政
- 《 与闵口临溪汊川三族人同登东密岩观远祖中丞公起兵拒黄巢处晚宿岩下方兴寺与汊川宗人逸民用光联句二首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