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湛若水:明代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之一。
- 天理:指宇宙间自然的法则或道德原则。
- 本体:哲学上指事物的本质或实体。
- 廓乎浑兮:形容心境开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
- 四时行焉:四季自然更替。
- 勿忘勿助:不要忘记也不要刻意助长,指顺应自然。
- 圣则同天:圣人的行为与天道相合。
翻译
心中没有杂念,天理自然显现。 天理是什么?就是事物的本质自然展现。 心境开阔而混沌,如同四季自然更替。 不要忘记也不要刻意助长,圣人的行为与天道相合。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心学家湛若水对心学理念的简练表达。诗中强调了“心无一物”的清净状态,认为在这样的心境下,天理——宇宙的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会自然显现。通过“廓乎浑兮,四时行焉”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造作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勿忘勿助,圣则同天”则是对如何达到与天道相合的指导,即不刻意追求,也不忘记初心,保持自然和本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心学追求内心清净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答安福乡进士周君得之所问八条后赋此 》 —— [ 明 ] 湛若水
- 《 次介溪韵喜李叙庵宗伯同张阁老被召同游西苑相谷祇亲蚕坛位 》 —— [ 明 ] 湛若水
- 《 酬方吏部石泉与烟霞同板筑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江西周节推佐调重庆 》 —— [ 明 ] 湛若水
- 《 题芳洲为袁御医作 》 —— [ 明 ] 湛若水
- 《 有怀居岳诸子 》 —— [ 明 ] 湛若水
- 《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寿全山高士刘先生诗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