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全山高士刘先生诗

俗诮全山名,吾以静不迁。全山偌我訾,因以止安安。 乾坤有五岳,五岳一全山。何名为全山?五岳合一观。 何以为合一?静看先天先。当其未分时,宇宙同混然。 丈人秉刚直,用志能不分。凌空俯五岳,寥廓何超全? 以兹孚邦家,闻达无间言。德教施外内,廉惠人己间。 敬义通幽明,六善如山尊。丈人自岳降,仙客来如云。 以山祝公寿,寿酒至如川。贤郎滞西席,吾为歌此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ào):责备,讥讽。
  • (ruò):如此,这样。
  • (zǐ):非议,批评。
  • 止安安:止于安稳,指达到安定的状态。
  • 乾坤:天地。
  •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合一观:统一的观点,整体看待。
  • 先天先:指宇宙形成之前的原始状态。
  • 混然:混沌未分的样子。
  • (fú):信任,信服。
  • 邦家:国家。
  • 间言:非议,不满的话。
  • 德教:道德教育。
  • 廉惠:廉洁和仁慈。
  • 敬义:尊敬和正义。
  • 六善:六种美德。
  • 岳降:从山岳降临,比喻高人出现。
  • 西席:古代指西边的座位,常用来指代宾客或教师。

翻译

世人讥讽全山之名,我却认为它因静止不变而得名。全山如此被我非议,却因此达到了安定的状态。 天地间有五岳,五岳却可视为一全山。为何称之为全山?因为五岳被统一看待。 如何实现这种统一?静观宇宙形成之前的原始状态。在万物未分之时,宇宙如同混沌未分。 丈人秉持刚直,意志坚定不移。俯瞰五岳,其辽阔何其超然? 以此赢得国家信任,无人有异议。道德教育内外兼施,廉洁与仁慈人我之间。 尊敬与正义通达幽明,六种美德如山岳般尊贵。丈人自山岳降临,仙客如云般聚集。 以山岳祝福公寿,寿酒如川流不息。贤郎滞留西席,我为此歌咏此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全山”这一概念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静止不变、统一和谐的宇宙观的推崇。诗中,“全山”不仅代表了五岳的统一,也象征了宇宙的原始和谐状态。作者通过赞美丈人的刚直和美德,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敬仰。同时,诗中的“寿酒如川”和“仙客来如云”等意象,增添了诗的神秘和庄重感,体现了对长寿和高士的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湛若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