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楚山禅师

· 童轩
掉头不肯事王侯,双树为家老即休。 锡杖躅空曾解虎,木杯浮水不惊鸥。 夕阳咒食临花坞,秋月谈经上竹楼。 应笑我曹身是梦,风霜两鬓为谁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掉头:转头,表示坚决的态度。
  • 双树:指佛教中的菩提树和娑罗树,常用来象征佛教的修行地。
  • 锡杖:僧人所持的杖,顶端有锡环,行走时发出声响。
  • 躅空:踏空,形容僧人法力高强,能够踏空而行。
  • 解虎:指僧人以佛法感化猛虎,使其不再伤人。
  • 木杯:木制的杯子,僧人常用之物。
  • 浮水:在水面上漂浮。
  • 不惊鸥:鸥鸟不惊,形容僧人修行高深,心境平和,连鸥鸟都不感到惊慌。
  • 咒食:念咒语以供养食物。
  • 花坞:花丛中的小屋或小岛。
  • 谈经:讲解佛经。
  • 竹楼:用竹子搭建的楼阁。
  • 风霜两鬓:形容岁月在两鬓留下的痕迹。

翻译

他坚决不肯为王侯服务,以双树为家,老来便安然休憩。 他手持锡杖踏空而行,曾用佛法感化猛虎,木杯浮于水面,连鸥鸟也不惊慌。 夕阳下,他在花坞中念咒供养食物,秋月下,他在竹楼上讲解佛经。 他应该笑我们这些凡人身在梦中,风霜已在我们两鬓留下痕迹,我们又为谁而忧愁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禅师的高洁品格和深邃修行。诗中通过禅师坚决不为王侯服务、以双树为家、法力高强、心境平和等形象,展现了禅师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同时,通过对比禅师与凡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禅师生活的赞美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童轩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