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宁波郑太守威

翩翩贤使君,五马仍朱轮。 试问何所之,甬东东海滨。 名郡是宁波,波宁时亦和。 圣人坐明堂,民物无札瘥。 君莫问我言,郡有四明山。 四明如我心,四聪斯豁然。 学山以为明,学海以为平。 平政明照物,颍川凤凰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翩翩:形容举止轻盈、优雅。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因太守出行时乘坐五匹马拉的车。
  • 朱轮:红色的车轮,古代高官所乘车辆的特点。
  • 甬东:即宁波的古称。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 札瘥:疾病。
  •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是宁波的著名山脉。
  • 四聪:指四方之声,比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 颍川凤凰鸣:比喻贤人在位,国家政治清明。

翻译

优雅的贤明太守,乘坐着五匹马拉的红色车轮车。 请问您要去哪里?是往甬东的东海之滨。 宁波是个有名的郡,波宁之时亦和谐。 圣人在明堂中坐镇,百姓和万物都无疾病。 您不必问我,郡中有四明山。 四明山如我心,四方之声豁然开朗。 学山以明理,学海以求平。 平政明照万物,如同颍川凤凰鸣。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宁波太守郑威的贤德和宁波的和谐景象。诗中,“翩翩贤使君”一句即展现了太守的风采,而“五马仍朱轮”则进一步以古代高官的象征来强调其地位。诗中提到的“甬东东海滨”和“名郡是宁波”描绘了宁波的地理位置和名声。后文通过“圣人坐明堂,民物无札瘥”来表达太守治理下的宁波社会安定、人民健康。最后,以四明山和颍川凤凰鸣作比,寓意太守的明智治理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太守和宁波的美好祝愿。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