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福山:指福气聚集之地,此处可能指某地的名称,也可能泛指福气之地。
- 素心亭:亭名,意指心境纯净如素。
- 百顺:万事顺利,形容福气极大。
- 左刚右柔:比喻阴阳和谐,刚柔相济。
-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如天地、日月、男女等。
- 天一:指天之始,即宇宙的原始状态。
- 洗心:净化心灵。
- 滓:污垢,杂质。
- 素琴:指没有装饰的琴,象征纯洁无瑕。
翻译
福山之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百事顺利的福气。 左边刚强而右边柔和,阴阳的德性在这里和谐统一。 天一开始就生成了水,泉水与心灵相呼应,清澈见底。 这就是所谓的洗心,但心又是什么形状呢? 无形也无杂质,素心本来就无可洗。 我将携带素琴,在这里为你弹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福山和素心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福气和心灵纯净的向往。诗中“左刚右柔,阴阳合其德”体现了作者对于和谐统一的追求,而“天一以生水,水泉应心澄”则巧妙地将自然与心灵相结合,展现了心灵的清澈与纯净。最后,作者以携带素琴弹奏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于纯净心灵的坚守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赠黄门陈应和侃奉诏使琉球国 》 —— [ 明 ] 湛若水
- 《 初宿仰圣楼 》 —— [ 明 ] 湛若水
- 《 题华山希夷睡图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闵仪制旦考满入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将由瓜洲往三茅访句曲华阳洞途中绝句十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至梯上山麓将登矣忽为大雨所阻及乏仆夫而还作诗讼梯上神 》 —— [ 明 ] 湛若水
- 《 先期史恭甫来同游茅山,家人已迎至镇江矣,月十二日也。意其连夜归报速来,予已到山二日,至望之暮,犹未至,岂为泥雨所阻欤?或赈饥之务未暇欤?未可知也,因作二诗唁之。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春庵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