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栋木:高大的树木。
- 青穹:青天,天空。
- 荫:遮蔽,遮盖。
- 寒塘曲:寒冷的池塘弯曲处。
- 遐想:遥远的思绪或想象。
- 幽独:孤独而幽静。
- 真境:真实的境界或景象。
- 虚灵谷:虚幻而灵动的山谷。
- 有欲:有意,有愿望。
- 濯足:洗脚,这里指涉水。
- 乘骢郎:骑着青白色马的年轻人。
- 问询:询问,打听。
翻译
美人隔着溪流站在对岸,岸边有两棵高大的树木。它们高高地支撑着青天,下方遮蔽着寒冷池塘的弯曲处。展开图画引发遥远的思绪,深林中担心孤独。这里有一个真实的境界,是一个虚幻而灵动的山谷。有意前往那里,必须涉过寒冷的泉水。在道路上遇到骑着青白色马的年轻人,向他询问云中的房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幽静而遥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思念和对幽深林谷的向往。诗中“美人隔溪岸”一句,即勾勒出一幅美人隔水而立的画面,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遐想。而“高支撑青穹,下荫寒塘曲”则进一步以高大的树木和寒冷的池塘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通过“有欲往从之,寒泉须濯足”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幽静之地的渴望,以及对未知旅程的准备和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对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浚烟霞后洞新泉得七石榻 》 —— [ 明 ] 湛若水
- 《 为汪节夫尚和题德馨堂诗 》 —— [ 明 ] 湛若水
- 《 参赞紫岩刘公有旨取回京用行在八月末予以祭告先之渡江作此奉赠 》 —— [ 明 ] 湛若水
- 《 寿周中府使归适太夫人华诞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清溪 》 —— [ 明 ] 湛若水
- 《 古劳二章章十二句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彭鸣卿下第还五羊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