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北有山曰飞布甚奇山下江氏世居之山旧有主簿庙以结兵禦寇之功而江氏实主其祀今江氏之老曰嗣器其家以殷实徙京师从子韶入为京学生尝及见予予过歙欲访江氏适以疾不果赋此寄之
一峰高耸碧嶙峋,一族相延几百春。
庙守甘棠思歙簿,家传乔木自江人。
幸瞻日月分馀照,渐觉诗书起后尘。
多病未酬鸡黍约,不辞题句托双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歙北:指安徽省歙县北部。
- 飞布:山名,具体位置在歙县北部。
- 世居:世代居住。
- 主簿庙:供奉主簿的庙宇,主簿是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 结兵禦寇:组织军队抵御盗贼。
- 祀:祭祀。
- 嗣器:继承家业的人。
- 殷实:富裕。
- 徙京师:迁往京城。
- 从子韶:侄子韶。
- 京学生:在京城学习的学生。
- 过歙:经过歙县。
- 鸡黍约:指朋友间的约定。
- 双鳞:指书信,古代书信常以双鲤鱼形封装,故称。
翻译
歙县北部的飞布山,山势高耸,碧绿嶙峋,江氏家族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几百年。山下有一座主簿庙,是为了纪念那些组织军队抵御盗贼的主簿们,而江氏家族实际上负责这座庙的祭祀。现在江家的长者名叫嗣器,他的家庭因为富裕而迁往京城,他的侄子韶在京城学习,曾经有幸见过我。我经过歙县时,本想拜访江家,但因为生病未能如愿,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他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歙县北部的飞布山及其山下的江氏家族,通过提及主簿庙和江氏家族的历史,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荣耀。诗中表达了对江氏家族的敬仰和对未能如约拜访的遗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程敏政的文学才华和人文情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