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雪过黄茅山吴知州克宽邀宿

迢迢石径入林端,未到黄茅力已殚。 鸟啄亦愁泥滑滑,雨声如竞雪漫漫。 剡溪兴尽真须返,蜀道歌成未是难。 烟火望中知不远,主人邀宿有馀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
  •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 林端:树林的顶端。
  • 黄茅: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黄茅山。
  • 力已殚(dān):力气已经耗尽。
  • 鸟啄:鸟儿啄食。
  • 泥滑滑:泥泞滑溜。
  • :争斗,这里形容雨声大而急。
  • 剡溪(shàn xī):地名,在今浙江省。
  • 兴尽:兴趣或兴致消退。
  • 蜀道:古代通往四川的险要道路。
  • 歌成:歌唱完毕,这里指经历艰难后的成功。
  • 烟火:炊烟,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 邀宿:邀请留宿。
  • 有馀欢:有很多欢乐。

翻译

沿着遥远而崎岖的石径深入树林,还未到达黄茅山,我的力气已经耗尽。 鸟儿啄食时也忧愁泥泞滑溜,雨声大得像在争斗,雪也纷纷扬扬。 就像在剡溪游玩兴致消退后必须返回,经历蜀道的艰难后成功,这还未算真正的难关。 望见不远处有人家的炊烟,主人邀请我留宿,让我感到非常欢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雨雪中艰难行进的情景,通过“迢迢石径”、“力已殚”、“泥滑滑”、“雪漫漫”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后两句则通过“剡溪兴尽”和“蜀道歌成”的比喻,表达了经历艰难后的成功感。最后,诗人在望见炊烟和被邀请留宿的情景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欢乐,使全诗在艰辛中透露出温馨和希望。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