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本仁处士耕读轩

小结幽轩傍水涯,此中耕读两相宜。 欲求莘野千年志,乐诵豳风一卷诗。 春垄短蓑鞭??,夜窗明烛听吾伊。 老来达道应无及,付与名郎佐盛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莘野:古代地名,相传为商朝开国君主汤的贤相伊尹的隐居地。
  • 豳风:《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反映古代豳地的风土人情。
  • ??(jī jí):古代农具,用来翻土。
  • 吾伊:读书声。

翻译

在水边的小幽轩中,耕作与读书两者皆宜。 我渴望追寻莘野伊尹的千年志向,乐于吟诵《豳风》中的诗篇。 春日田垄上,我身披短蓑,挥动??翻土;夜晚,明亮的烛光下,我倾听着读书声。 年老时,我明白大道已来不及追求,只能将这愿望寄托给有名望的年轻人,让他们在盛世中辅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耕读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志向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小结幽轩傍水涯,此中耕读两相宜”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自足,而“欲求莘野千年志,乐诵豳风一卷诗”则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尾联“老来达道应无及,付与名郎佐盛时”透露出一种时光不可逆的感慨,以及对后辈的期望和寄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和理想的坚守与传承。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