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秋社作

一丛茅屋枕潺湲,箫鼓喧阗绿树间。 田社又叨三度饮,鬓丝新入几茎斑。 横秋雁阵来何许,破午鸡声出近山。 解绶正堪同击壤,不妨身载夕阳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流声。
  • 喧阗(xuān 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乱。
  • 鬓丝:指鬓角的头发。
  • 横秋:形容秋天的景色。
  • 解绶:解下官印,指辞官。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指隐居生活。

翻译

一丛茅屋依傍着潺潺流水,箫鼓声在绿树间喧闹。 我又三次受邀参加田社的宴饮,鬓角的头发新添了几缕斑白。 秋天的雁阵不知从何处飞来,午后的鸡鸣声从近山传出。 正适合辞官去享受隐居生活,不妨带着夕阳的余晖回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茅屋、流水、绿树、箫鼓等元素,展现了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乡村风光。诗中“鬓丝新入几茎斑”一句,既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结尾的“解绶正堪同击壤,不妨身载夕阳还”则进一步抒发了辞官归隐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